物聯網系統涉及龐大的數據信息資源,因此信息存儲平臺是整個信息管理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物聯網系統成功運行的關鍵。信息存儲平臺應該能夠有組織地、動態地存儲大量信息,方便多用戶訪問,實現信息的充分共享和交叉訪問,并應該與應用系統高度獨立。信息存儲平臺包括數據存儲"倉庫"、數據存儲設備、數據存儲模式以及數據存儲備份。

聲明: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1)數據存儲"倉庫"。物聯網管理系統采用目錄服務形式存儲數據。目錄服務是一種特定的、適于物聯網應用信息存儲和搜索關鍵信息條目的優化"數據庫"。目錄服務既是物聯網中信息存儲的倉庫,也是物聯網網絡管理的重要工具。目錄存儲的是具有層次的數據集合,其信息模式建立在每個"條目"的存儲之上。每個"條目"都具有屬性,屬性是指在每個條目中存儲的對象、商品信息的顯著特征。通常,幾乎物聯網中所有種類的信息都可以存儲在目錄中,包括文本格式、圖片格式、URL鏈接、指針、PKI證書、二進制數、登錄口令、訪問或查詢策略和個性化配置等。
物聯網目錄服務不僅僅是一個信息儲備工具,還可以為各管理中心提供一個集中信息管理系統,用來集中管理各級系統中的各種信息。目錄服務是基于輕量目錄訪問協議(LDAP)的,充分考慮了高度可擴展的體系結構,可以抵御可能出現的多點故障。目錄服務還具有備份管理以及主動性能監控等服務。
(2)數據存儲設備。對于復雜的國家物聯網系統而言,實現對其存儲的海量數據進行有效的管理,保證所存儲數據的安全至關重要,受存儲器體系結構的限制,僅僅依靠挺高存儲空間來解決數據存儲備份問題是不現實的,必須實施高可用、高性能的存儲方案,這就需要選擇合適的存儲設備。
(3)數據存儲模式。存儲模式是指外圍存儲設備與服務器的連接方式與工作方式。物聯網系統中可以采用SAN模式以及SAN與NAS相結合的模式進行數據的存儲。
SAN通過特定的互聯方式將若干臺存儲外設和服務器連接成一個單獨的數據網絡,以便為大型網絡提供海量數據存儲服務。SAN綜合了網絡的靈活性、可管理性及可擴展性,提高了網絡的帶寬及存儲I/O的可靠性,降低了存儲管理費用,平衡了開放式系統服務器的存儲能力和性能。SAN作為一種先進的數據存儲模式,其突出的優點表現在:①SAN獨立于應用服務器網絡之外,具有無限的存儲能力;②SAN采用光纖作為輸出媒介,以FC(光纖通道)+ SCSI(小型計算機系統接口)應用協議作為訪問協議,可實現高速的共享存儲。正因為SAN系統具有如此多的優良特性,故在物聯網系統中采用SAN系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NAS存儲模式采用多線程、多任務的網絡操作系統內核,適合用于處理來自網絡的10請求,具有響應速度快、數據傳輸速率高等優點。在物聯網系統中,為了能更好地利用NAS和SAN兩種模式的優點,通常可以采用NAS和SAN模式結合的系統。
(4)數據存儲備份。在物聯網系統中,數據備份是關系物聯網信息安全的關鍵問題,因此至關重要。在制定備份計劃時,選擇合適的備份方式是極其重要的。備份方式主要有全備份、增量備份和差分備份。其中,全備份具有恢復時間短、操作方便的優點,但其所需的備份時間最長。在物聯網信息管理系統中,對于一些核心信 息可以采用全備份策略。增量備份是針對上次備份(無論哪種備份方式)后所進行的備份,這樣只需要備份上次備份后發生變化的文件。差分備份是針對全備份的,備份上次全備份后所發生變化的全部文件。增量備份和差分備份所需的備份介質和備份時間都較少一些, 但恢復起來比全備份麻煩。 在物聯網信息管理系統中,不同的管理中心可以根據各自對備份窗口和災難恢復的實際需要選擇相應的備份方式,制定相應的備份計劃,也可以采取幾種備份方式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備份。在備份計劃制定后,必須嚴格按照程序進行日常備份,這樣才能保證物聯網數據的安全性,才能達到數據信息完整的目的。
在災難發生后,災難恢復措施關系到系統、軟件和數據能否快速、準確的恢復。災難恢復的基礎是進行有效的備份。物聯網系統在選擇備份軟件時,既要考慮使用方便、自動化程度高,也應該考慮良好的擴展性和靈活性,同時還應該滿足數據保護、系統恢復和病毒防護等方面的要求。常用的專業備份軟件有VERTTAS公司的BackupExce、HP公司的Open View Omni Back ll、CA公司的ARC serve IT以及Legato公司的Net-worker等。